地缘之战:即将衰落的韩国,东方的波兰

近日美国新任总统拜登上台后,韩国动作频频,不仅热切发去贺电,还爆出总统文在寅应邀参加G7峰会、与美国重启部长级朝核对话等消息。种种姿态都在表

地缘之战:即将衰落的韩国,东方的波兰

近日美国新任总统拜登上台后,韩国动作频频,不仅热切发去贺电,还爆出总统文在寅应邀参加G7峰会、与美国重启部长级朝核对话等消息。种种姿态都在表明,在度过与特朗普政府的冷淡期后,韩国已经准备好了重新迎接“大哥”回归。

然而世界大局已变、美国威信日衰,乐观的韩国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当美国“小弟”的得失比已大不如从前。

当下的韩国深陷新冠危机,国内商政缠斗、财阀垄断、新生人口断崖、邪教盛行等社会和政治顽疾不断深化,对外军事被美国把控,科技被日本压制,经济依赖中国,发展萎靡。内外重压之下,韩国俨然已经显现出衰落的前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话语权越来越无足轻重。

这样的韩国,虽然还在到处争夺“宇宙国”的高帽,但它还能通过在中美之争中左右逢源东山再起吗?还能圆“东方以色列”的大梦吗?恐怕更大概率是将自己在“东方波兰”的路上越推越远。

回顾韩国的崛起奇迹,写满了“时机”二字

韩国地处朝鲜半岛的尖儿上,三面环海,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100万,资源匮乏。历史上,韩国与朝鲜一体,长期作为中国的附属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开始为攻打清政府做准备,逐步向朝鲜侵蚀。

1910年朝鲜正式被日本殖民,1941年,朝鲜开始发动反殖民的光复运动,二战结束时摆脱日本实现独立,在美苏对抗下被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南朝鲜归附美国,北朝鲜归附苏联。

就自然和历史条件而言,韩国并不具备成为强国的条件,然而大国的地缘之争改变了小国的命运。

日据时期,资源本就匮乏的韩国被日本当做粮食和原料仓,长期得不到发展,产业单一落后。二战日本被赶走后,韩国起支柱作用的矿业也因缺乏技术而坍塌。

1950年,朝鲜一路攻进韩国首都,虽然最后在美国为首的联军支援下保住了疆域和领土,但又被战争冲击了一波,情况自然不会好,货币严重贬值,物资严重短缺,人民穷得叮叮当当,靠外部援助过活。

60年代,韩国终于迎来了命运节点。当时美日迎来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期,韩国作为美国对抗中朝的前线,长期接受美国军事援助,臣服于美国屋檐下,是一个合乎时宜的发展对象。美国与早期扶持起来的日本达成共识,决议助推韩国产业发展。

韩国就这样跟其他一些东南亚中小国家一样,接到了美苏地缘之战接下来的发展机会。

1961年,独裁领袖朴正熙上台,积极迎合美日,大力引进日资、外援,大量进口原料,从美日接收新技术,向世界出口工业产品、劳务。

在日本和美国的支持下,韩国快速积累了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三十多年间经济增速都维持在8%上下,创造了至今仍为国民津津乐道的“汉江奇迹”,一跃成为国际上炙手可热的新兴经济体。

那期间,韩国的支柱产业逐步从纺织、服装等轻工业转向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重工产业,之后又向趁着日本被美国打压实现产业向电子、医药等高新技术升级,成功迈向高技术梯队。从60年代到90年代,韩国GDP总量增长了一百多倍,人均收入从87美元上升到近6500美元,,与港台、新加坡共称“亚洲四小龙”。

虽然1997亚洲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速开始下滑,但韩国的汽车、电子通讯、机械、船舶、化工等产业长期高居世界科技大国前列,在被中国超越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全球最大船舶制造国,拥有核能、航天、驱逐舰等制造和应用能力。

因为比邻而居又拥有先进的技术优势,韩国长期被中国视为重要的合作伙伴,三星、LG、现代等企业都在中国获益不菲,甚至背靠中国顶住了08年金融风暴。

可以说那个阶段的韩国应变很灵活,趁着中美地缘之战又搏了一波发展,一面依赖美国武装军事、博国际声誉,一边从中国赚得盆满钵满。

现在的韩国,军事上配备了K2坦克,K9自榴炮弹,F15k、KF16、F35A战机,和平眼预警机,KDX3宙斯盾驱逐舰,玄武2弹道导弹等武器,整体军力在美国评估榜上排名第七,虽然受业界质疑,但表现也不俗。

在经济上,19年统计显示韩国全球排名第11,在俄罗斯之前。综合国力排名也在十几名徘徊,在中型国家中成绩颇佳。

纵观韩国的发展过程,有自身努力的原因,也离不开几次时机的助推。然而韩国的辉煌也仅限于此了,建立在外援之上的亭台楼阁到底根基不实,经不起国际动荡的冲击,近年已经开始明显走衰。

四面楚歌已经在吹响,韩国该何去何从?

韩国体量有限,资源匮乏,发展奇迹是靠外部援助和先发优势促成的,国家经济建构在以出口为导向的外部市场之上,注定抗冲击能力薄弱。随着国际形势日渐动荡,韩国的日子也不那么好过了。

韩国面临的国内外困境相当复杂,几乎四面楚歌。单就国际形势而言,韩国最重要的三大关系国——中日美,美日在其产业上游,中国在其产业下游。中美对峙越演欲裂后,挤在四国关系最边角的韩国显得尤其弱不禁风,谁打个喷嚏都要感冒一场。

站在东亚地区来看,中日韩三国市场高度互补,一直致力于推动自贸合作,其中韩国自身体量最小,对外部市场的需求最迫切,为此对2002年开始的中日韩自贸谈判,韩国一直表现得很积极,但有美国阻挠,谈判可谓一波三折。

2012年日本谈判代表和驻华大使相继离奇死亡,2016年因萨德事件中韩关系走冷,2018年日韩历史纠纷被搅大……只要一有进展,三国之间就总要爆发矛盾,导致谈判迟迟没有结果,间接阻滞了韩国经济发展。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2020年,东亚、东南亚诸国趁着美国自顾不暇签署了RCEP,中日韩终于间接实现了某种程度的自由贸易,韩国的市场下家稳定了。然而好不容易解决了经贸环节中的“下游”,“上游”的问题依然不断爆发。

2020年,日韩围绕慰安妇和劳工赔偿等问题再次拉扯,这个问题两国扯了很多遍。最早可以追溯到1965年,当时日韩建交协议里附有条款声明,韩国放弃战后追讨赔偿权。

但之后韩国以当时的领袖朴正熙亲日卖国为由单方面宣布条款无效,并在德国、美国推动树立慰安妇雕像,日本反对情绪强烈。

2015年朴槿惠执政时期,韩国社会掀起了慰安妇追责大潮,最后在安倍道歉,赔款10亿日元,日本使馆门前公园里竖起慰安妇铜像后告一段落。

2018年,人权律师出身的文在寅推翻朴槿惠与日本达成的和解协议,翻出4名被日本强征的劳工名单,要求日本以1亿日元/人赔偿。日本认为韩国一而再再而三违约,不肯再妥协。

第二年韩国国会议长公开表示日本天皇应为慰安妇事件道歉,惹怒日本,日本开始对韩国实施商业制裁。日本对韩禁售的产品是氟化氢、光刻胶、氟聚酰亚胺三种电视、手机、折叠屏原材料,直接卡住了韩国支柱产业——半导体行业的脖子,可以说一击致命。

韩国政府表现得比三星、LG公司还着急,要求日本撤销制裁。未果后,韩国只能一边告到WTO一边找美国协调。虽然之后解禁了一部分产品,但对韩国社会造成了很大心理冲击——韩国人开始意识到,韩国对日本,还是处于脆弱下风的。

而日本与韩国的劳工赔偿风波到现在还在继续发酵——自觉受到折辱的日本发动反击,提出向韩国劳工每人赔偿100日元(6元人民币)。而2016年对中国强征的劳工做赔偿时,三菱提供了1亿日元建纪念碑,2亿日元做调查费,给每个受害者家庭赔偿10万人民币。

这种羞辱式的差别对待激怒了韩国,韩国宣布拍卖在韩日企资产,三菱重工的2个商标和6个专利被搬上法庭。两国的历史矛盾就这样纠缠不断,仿佛永远看不到头。

日韩关系不妙,美韩关系也模棱两可。特朗普在任的四年,韩国碰了不少壁。原本韩国每年向美国支付10亿美元驻军费,结果特朗普政府直接要求升到50亿,两国一直没有谈拢,以致关系冷淡。

美国对中国挥舞制裁大棒,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韩国经济间接被割;华为等公司被美国拉入黑名单后,三星、LG等公司因技术转让限制相当难受。可以说,大哥变变脸色、动动手指,小弟就要流血、流汗。美日都不拿韩国当手足,只将其当成有用就拿、没用就弃的棋子。

而对中国,韩国的情绪也相当复杂。虽然中国的对外政策相对稳定,让韩国搭了不少商贸便车。但萨德事件爆发后,中国社会的抵制也对韩国造成不小冲击,乐天百货败走,三星手机爆炸门后撤出中国市场,韩流娱乐门外打鼓,旅游业萎缩都对韩国经济造成一定影响。

文在寅上台后,中韩关系稳定向好,但韩国又面临着来自中国的另一个更大的威胁——市场挤占。

中国发展速度惊人,近年来重工和科技产业都在全方位赶超,表现突出的船舶制造、半导体产业、汽车产业、人工智能产业都在挤压或超越韩国,韩国的一些船企、重工甚至港口巨头在多年间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相继破产。

此外,中国现在正在大力发展的芯片产业也是韩国的支柱产业,未来中国芯一旦成型,对韩国的打击注定会更致命。韩国对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可以说又爱又怕。

美国的反复无常、日本的恼羞成怒、中国的赶超都给了韩国极大压力。时代发展如此之快,留给韩国的时间不多了,曾经它凭着美日的襄助实现了一波崛起,但现在美日都自顾不暇了,韩国还能找到新的突破口挽住衰颓的危局吗?大概很难了。

梦想与以色列一样横霸一方,却尴尬得与波兰如出一辙

近期,韩国扣押伊朗70亿美元外汇,不满的伊朗以扣押其油轮回击,韩国派了军舰去,结果得到的回复是“不接受政治调解”,直接被怼了回来。而背后将韩国推进是非漩涡的美国却一直没有表态。

虽然有昔日辉煌做衬,数据上尚且漂亮,但不可否认,在各国纷纷露出獠牙的时代,韩国连强硬的中等体量穷国都压不住,实力已经明显衰弱了。

辉煌时期的韩国,曾有做“东方以色列”的梦想,想成为地区一霸,攻守如入无人之境。然而在东亚这个人口、智慧、文化都属上层的圈子里,韩国并不优越,注定做不成霸主。

不单单因为美国在这个地区朝三暮四、恩宠广施,韩国得不到以色列那种独一份的鼎力支援,只能做一颗排在日本之后的棋子,也因为韩国有体量、民族性、社会矛盾等自身局限,无法突破发展瓶颈。

如果要给韩国一个准确的国家类比,不该是“东方以色列”,而应该“东方波兰”。韩国和波兰这两个看似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国家,当下的国际形象和处境其实格外相似,一个被称为“东方的波兰”,一个被称为“欧洲的韩国”,细究起来,它们的惊人相似。

在地理位置上,波兰夹在俄罗斯和德国之间,疆域约31万平方公里,人口3800多万,在欧洲算是个较大的国家,然而却没什么大国的尊严。

10世纪建立过王国,16世纪被周边并起的普鲁士、沙俄和奥斯曼三大帝国反复瓜分灭国,一战后好不容易重新建国,又开始成为苏德之争的主战场,被东面打完被西面打。为此,波兰被称为“欧洲脚垫”,寓意谁出门都要踩一脚。

历史上的波兰总在强权之争中站错队,被俄、德、法打了个遍,对这些国家的敌对情绪由来已久。而韩国夹在中日之间,历史上长期作为中国附属国存在,一战后又被日本殖民,二战后才实现独立。长期对中日不服不忿,但其实谁都比不过。

在军事上,二战后德国军事发展受限,波兰的西侧威胁解除,便将矛头指向了东侧的俄国。为此,波兰积极做美国军事殖民地,出钱出地欢迎美国驻军,替美国在北约充当挑事先锋。

2020年德国撤走的美军都搬到了波兰,特朗普在任时为了巴结美国,波兰还曾承诺兴建“特朗普堡”军事基地,结果因为各种理由拖到特朗普下台不了了之。

韩国的军事状况跟波兰相差无几,朝鲜战争后积极投身美国怀抱,不仅允许美国驻军,还将战时指挥权双手奉上。现在韩国境内的美军基地多达40多个,驻韩美军近2.8万人,虽然因特朗普在任期间突然要求将军事预算增加四倍与美国僵持,但拜登上任后又乖乖俯首。

在经济和文化上,波兰的产业以机械、电子、化工为主。据统计,2018年人均GDP超过1.54万美元,虽然与人均GDP超过4万的德法相去甚远,但仍有在话语权上挤进欧盟和北约第一梯队的“大国梦”。

波兰人的文化素质与西欧富国相比不高,因总是与德国和俄国这样的强国攀比显得傲慢自大,还闹出过“波兰球”讽刺漫画事件,口碑不算太好。

韩国的产业与波兰类似,人均GDP3.1万美元,社会民族性氛围极强,喜欢找优越感,总是自我彪炳“大韩民国”,盲目傲慢,因为与中国争抢传统文化被民众讽刺为“宇宙国”。韩国普通民众素质同样不高,在中日韩三国中口碑最低。

另外,在对中美的态度上,波兰和韩国一样都是墙头草,一面臣服美国军力和文化威慑,一面为与中国保持经济往来费尽心机。

当下来看,韩国处境还没达到波兰的境地,但两国在历史、经历、现状、国家定位、自大民族性等方面尴尬得如出一辙,逐渐衰落的韩国大概也逃不出波兰的命运。

韩国做不了巨轮,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舟楫,曾在时代变局中被大国的手涂了一场花团锦簇,压抑多年的自卑就误开成了一朵“自傲”的花,自以为可以在国际大浪里惊天动地,翻身称王。

然而一波波浪涛卷过,色彩终会被洗却,漏出斑驳本色和沉朽内里,舟楫终是舟楫。无论外部搅弄还是助推,都是短暂的,韩国不能一直辉煌,也不至于一直衰落,现实会让这个国家回到它该在的位置,无论民众接受还是不接受,愿意还是不愿意。

本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犯你的权利, 请联系我们(点击查看联系方式)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