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危机的下一步:是否应取消所有生育限制?

人口问题,一直是牵涉着民生福祉、关乎人民幸福感的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我国毫无疑问地是世界人口大国,14亿的人口基数,让治理国家、促进经济与民生

人口危机的下一步:是否应取消所有生育限制?

人口问题,一直是牵涉着民生福祉、关乎人民幸福感的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我国毫无疑问地是世界人口大国,14亿的人口基数,让治理国家、促进经济与民生间平衡的难度成几何倍数跃进。可能很小的一个疏忽,就会让数以万计、以十万计的人民利益受到影响。

庞大的人口基数,迫使党和政府在制定政策、实施法律法规时必须慎之又慎,把任何看似微小的隐患排除在筹备阶段。很大数目的金钱,除以十四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再小的问题,乘以十四亿,也会成为决堤之患。

我国数目庞大的人口既是团结一致、奋斗进步的根源驱动力,同时也是决策者最放心不下的头等大事。决策所承担的责任、带来的后果,都是巨大的。生育政策一直是人口问题的重中之重,从历史发展中就能窥知一二。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正处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的阶段。这时政府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最耳熟能详的口号莫过于“多生几个娃,争当光荣妈妈。”

此时正处于新中国的上升阶段,同时也是内外压力并未松口的紧要关头。鼓励生育,目的是能让更多的新生血液支撑起国家发展的重量,推动经济腾飞和人民富强。

但没几年,国家的决策层就意识到了这一政策的隐患:人口增长是周期性的循环,若是在某个几年的节点出现生育大热潮,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逐渐引发一连串的问题。

我国的人口危机,第一次被提上台面。这是为后世谋、为社稷福祉谋,而对应决策层思想的生育政策,也正是从此开始左右这条东方巨龙的命脉。

热潮与控制

由于没有相关经验,加上当时盛行学习苏联的风气,鼓励生育的政策基本上是照搬了苏联老大哥的那一套。诚然,新中国成立,迫切需要年轻的血液、迫切需要建设型人才,但简单粗暴地鼓励生育并不是上策。人不是机器,生产出来就可以用、老旧了就直接报废。

人的成长需要时间和资源,同样,人老了之后、哪怕失去了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社会依旧需要供给其资源颐养天年,这是他年轻时为社会奉献所应得的回报。

盲从苏联鼓励生育大热潮,在当时的社会情形下,带来的问题首先就是生产力下降。正值劳动年龄的女性职工很多都怀孕生子,而男性职工作为父亲也需要照顾妻儿。

现时的生产力下降还不是大问题,大问题在一年后才开始。众多的新生儿降世,对资源本就不富裕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平添负担。

首先得确保生育的安全性,医疗资源得跟上吧。孩子生下来以后,尤其是生了很多娃的家庭,开销陡增,政府得补助吧。

新中国在那个阶段无比渴求先进人才,甚至比大量中低端劳动力都来得稀罕,那么教育系统也要同步升级吧。等到可以进入社会工作的年龄,大量的同龄人导致的就业压力也要操心头疼。

好在政府决策层在几年后发现了这一系列问题的端倪,开始计划生育政策来控制生育大热潮,才不至于让事态失控。

从“多生几个娃,争当光荣妈妈”到“少生优生,幸福一生”,不仅是口号的改变,更是民生思想的大转变。

很多人或许对此颇有怨气,认为国家制定政策太过随意、对人民的生育问题横加干涉,甚至会产生“老子爱生几个生几个”这类想法。但他们没有考虑到这些领导者也是第一次管理和运作一个国家—— 一个有着古老血脉、巨大潜力,但同样内外压力严峻的新生国家。

哪怕冒着政府公信力受损的风险,这些为社稷谋的前行者也要在势头无法控制前、将其扼止。

长久的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政策是贯穿我国人口政策的骨脊。认识到了生育大热潮将带来的问题,在政策方面着手计划生育的同时,我国也加大了对医疗卫生、教育、扶贫补贴、就业优惠等各方面的资源投入。这对于一个百废待兴的新生国家来说,需要下定巨大的决心。

但我国的社会性质就注定了人民是国之根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些都是每个共产党员牢记在心的信条。

计划生育是长久的工程,在号召人民“少生优生”的同时,国家也在为“优育人才”下血本。可正如之前所说,中国是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政策的实施和推进往往很难起到预想的效果。打折扣不说,有时候与实际情况、与人民意愿背道而驰才是最坏的结果。

我国在历史上是农耕文明的巅峰。即便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增强国力而大规模推进工业化,农耕的生产方式和广大农民依旧是国家的主基调。

在人口政策方面,计划生育的推行在农村受到了极大的阻力。

农民在生育上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

1. 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生孩子,因为多一个男娃就多一个生产力

2. 养儿防老,如果自己老了得要靠儿子耕作来吃饭,所以生儿子是必须的,如果生的是女儿就一直生到有儿子为止。

3. 香火传承,得要有个带把的来传续血脉。

因为这三条原因,导致农村产生了几乎无法根除的重男轻女思想。这在新时代当然是该舍弃的旧观念残余,但在那个年代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大多数土地都是耕地、大多数人民都是农民。在这样的前提下,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受到了层层阻力,实际效果并没有达到领导人们的预期。

这是摆在政府面前的最现实的问题——政策与人民的意愿相抵触,那么如何改变人们的思想、或是如何修改政策来达到折中方略,就体现了决策智慧。

断代的哀与乐

考虑到农村实际情况以及农村人口的普遍意愿,我国适当放宽了对农村生育的限制,但对于城市人口的生育进行严格把控。零零后独生子女之后,这样的生育结构“断代”,给未来中国的人口形势带来了深远影响。

这一代的独生子女几乎是我国从未有过的情形,以前很少有独生子女的家庭,最少也会生两个孩子。作为非独生子女的家长,要如何教育自己的独生子女,是持续十几年的热点话题。

独生子女从小没有兄弟姐妹,对他们的成长其实是利弊参半。有利的是,父母不存在偏心的问题,也不存在以后财产归属的问题,因为总共只有这么一个孩子。

同样地,独生子女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个长辈的关爱和经济支持也肯定毫无保留地给这唯一的孩子。得到两个家族两代人的资源支持,独生子女无疑更容易有一个大好前程。再不济,说难听些,家里那几套房子也够一般情况下衣食无忧了。

但与此同时,这一代、也是唯一一代独生子女,在思想成熟和心理健康方面也有些让人担忧。

没有兄弟姐妹,他们也就失去了天然的与同龄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与同学接触的处事方式,和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处事方式,哪怕小孩子也知道分别。

除此之外,承接了父母双方家庭的全部资源,也必然要负担所有长辈的期许。四个老人、两个中年人围着一个青少年转,都希望他能成才,因为他是承担两个家族未来的唯一一人。

沉重的压力,尤其是来自本该成为最安稳避风港的家庭的压力,有时是真的会压死人的。缺少兄弟姐妹导致思想成熟较晚,同时背负的压力也陡增,这让很多独生子女在心理健康上存在着隐患。

再加上新世纪以来的经济发展和思想开放,让零零后独生子女更容易产生偏激、自我、独断和跳跃的思维方式。我们或许都听说过高中生因为高考压力太大跳楼、巨婴不去读书工作就靠啃老过活这类的新闻,对零零后独生子女人群的思想状况也常产生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

有些戏剧性的是,很多时候刻板印象才是引燃诱因的导火索。成长混杂着喜乐哀愁,踏入社会后亦是如此。这唯一一代独生子女步入工作岗位的时机,正是新一轮的信息革命。

纸币基本上没人用了,超市甚至酒店都不需要有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都搬去人力资源成本更低廉的东南亚了,甚至基础的会计都被高效快捷零差错、且不需要高额工资和五险一金的会计软件系统取代。

新兴产业也在迅猛发展,流量为王的时代,主播、up主、Virtual You Tuber、电商等等前所未有的职业也是一片等待开拓的大好河山。失业、毕业后难以就业、机缘巧合一步登天……这些都是切切实实发生在这一代独生子女身上的故事。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断代的苦乐哀愁,也只有他们自己能体会。

调整与展望

计划生育政策发展到零零后这一代可谓到了顶峰。当时对于超生抓得非常严,超生罚款连张艺谋这种大腕都逃不掉。事业编制的公职人员如果超生更是要丢掉饭碗,有些家庭为此不得不选择把胎儿流产。

人民的福祉才是党和政府的不懈追求,当发现计划生育的把控力度过严、人口老龄化加速、政策与人民意愿有抵触时,政策也就随之调整。单独二孩、全面放开甚至鼓励生二胎,但政策的放宽并不代表着人民整体的生育意愿会随之大幅提升。

事实上很多家庭都对时常变更的生育政策有自己的思考,首先是觉得自己拿捏不准政策何时又会变,其次是当今培养两个孩子的成本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承担得起的。

另外,那些之前被严格的只生一个政策所限没法生二胎,现在政策放开后年纪大了没法生、不愿生,或是被迫打胎后心灰意冷,都是原因。

生育政策关涉民生大计,但落实下来,无非还是无数个小家庭的事情。限制是强硬措施,而鼓励所能起到的作用,必然不可能是决定性的。

人口危机的下一步,取消所有生育限制是不现实的,计划生育依旧是延续性的基本方针,暂时的全面放开二胎并不代表完全放弃生育限制。

未来的生育政策将如何变化,取决于人口结构、经济情况、发展趋势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应对无法避免的人口危机,取消所有生育限制这种放任自流的做法,必然不会是对人民福祉的最优解。

本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犯你的权利, 请联系我们(点击查看联系方式)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