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一只黑猩猩,是怎么把艾滋病传给非洲黑人,再传到全世界的?

最近,来自国际艾滋病疫苗倡议协会(IAVI)和Scripps研究所的一则消息,吸引了世界目光:他们宣称所研究的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1期临床试验

非洲一只黑猩猩,是怎么把艾滋病传给非洲黑人,再传到全世界的?

最近,来自国际艾滋病疫苗倡议协会(IAVI)和Scripps研究所的一则消息,吸引了世界目光:他们宣称所研究的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1期临床试验已获得突出成果。一时间,医学界都为之振奋,这意味着,在攻克艾滋病的路上我们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虽然,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很多过去被冠以“不治之症”的疾病都被人们所攻克,但艾滋病却依然稳稳位列“死神的点名册”中。截至目前,全球已有380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仅2019年就约有170万的新发感染者。

一、 “恶魔”的起源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面对看得见的敌人需要如此,面对艾滋病这个看不见的“狡猾”敌人,更是要如此。要想成功克服,研究它的起源必不可少。

然而,在长达数十年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却惊讶地发现,这一病毒竟是源于非洲的一只黑猩猩!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众所周知,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因此,我们要想研究艾滋病的起源,实际上就是研究HIV病毒的起源。

在病毒分类学上,科学家们目前一致认为,HIV病毒属于慢病毒类成员,即能引起包括牛马羊等偶蹄目动物、猫科及犬科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等等各种哺乳类动物机体发生慢性持续性感染症状的病毒。

在对这一类病毒进行研究时,科学家们又意外地发现了另一种HIV的“近亲”——SIV病毒。这类病毒主要存在与人类的“近亲”猿猴中,被称为“猿猴免疫缺乏病毒”。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坚信黑猩猩等猿猴类生物与HIV病毒有着谋者直接关联,但拿出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谈何容易!直到20世纪的最后一年,美国亚拉巴马大学一批学者,通过多年的持续探索,才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

早在1984年,美国某空军基地的一个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饲养的一直试验大猩猩“玛丽琳”,因产后并发症死亡。随后,它的一些器官被该基地的实验室收藏,用于科学研究。这件事逐渐被人们忘记,工作人员多次想将其当做废物丢弃。

但幸运的是,这批器官保留了下来,并阴差阳错地被送到了亚拉巴马大学科研团队。该团队出于科学家的严谨,对这些器官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分析。

这只大猩猩注定要被载入艾滋病防治的史册,因为它器官内发现的病毒的基因序列几乎和HIV完全一样!

不久之后,来自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科研团队也独立发现了被SIV感染的大猩猩。这些证据雄辩地证明了“HIV病毒是源于黑猩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再从生物地域分布的视角看,包括“玛里琳”在内的诸多大猩猩族群,主要分布于非洲的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刚果和中非共和国等地。在现实中,以这些国家为代表的南部非洲地区,也的确是艾滋病的高发区域。

综合上述分析,科学家们推测“艾滋病毒很可能是源于非洲的一只大猩猩”。随着艾滋病毒的来源被科学家通过各种实验手段逐渐摸清后,摆在人们面前的又是另一个难题,也就是:它怎么从黑猩猩身上传染到人身上的呢?

因为黑猩猩感染SIV病毒的途径和人类感染HIV的途径差不多。不外乎是通过性行为、母婴和血液等。难道,它真的是通过“人兽杂交”等毁三观的猎奇行为,进而蔓延到人类社会中的么?

二、 “恶魔”的跨物种传播历程

“零号病人”,顾名思义就是第一位病人。只有发现零号病人,才能摸清疾病传播的源头和途径,才能更快地找到解决办法。因此,作为典型传染病的艾滋病,发现它的“零号病人“也显得至关重要。

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科学家们除了努力寻找各种治疗方法,以及研究抵抗艾滋病毒的疫苗之外,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追踪病毒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首先,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曾尝试运用计算机模型计算了在艾滋病毒中发现的基因突变,从而推算得出了“艾滋病病毒从黑猩猩传染给人类的时间大约是在1930年前后”的观点。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人类的艾滋病毒是从猿、猩猩或猴子身上艾滋病转变而来,并在1930年前后,因为屠杀猩猩等原因感染人类。但这也只是基于理论模型的演变推理,还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加以佐证。

1989年,另一件极具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当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查询艾滋病病毒的源头时,位于非洲西部的扎伊尔首都金沙萨市内的一家医院中,一名血液化验员在清理血液样品库时,偶然发现了一支标签写明抽血时间为1959年的血样玻璃瓶

一时兴起,他决定对这血样进行成分分析。不分析则已,一分析真的是吓一跳!这血液样本内竟然含有艾滋病毒第一型——HIV-1!这让许多人都感到兴奋不已。

目前科学家发现的人类HIV病毒一共分为两种,即HIV-1病毒和HIV-2病毒。后者主要存在于西部非洲,病毒的毒性较弱,所引起的艾滋病病程也较长,症状也较轻。而前者则毒性较强,是引起艾滋病在全世界流行的主要病毒,也是多年来艾滋病毒溯源的难点所在。

而这份血液样本,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已知经确认的HIV-1感染病例。这次发现,无疑为科学家们的艾滋病溯源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据该院的老医生们回忆,1959年3月,位于亚洲西部的扎伊尔叛乱四起,局势动荡,民不聊生,不少人生活难以为继,只得开始卖血度日。

当时,一位黑人来到医院要求卖血,在抽完200毫升献血后,他一把抓起钱,然后匆匆离开。等到医务人员回过头来要他留下姓名和联系地址时,他早已走得无影无踪。

而后,这位黑人的血液大部分用于当时的临床需求,只有一小部分被装入玻璃试管中冷藏了起来,直至被人遗忘在冷库的角落里。

随后,科学家们开始围绕“第一滴血”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而后得出结论:认为此名黑人在抽血前10到20年应该就已是艾滋病的携带者了,由此可以推断人类已知的第一例艾滋病病例至少应在1949年前便已出现,这和计算机模型计算的时间相差无几。

同时,通过对当地土著人历史的研究,有专家也指出,在这前后曾有少数族裔的土著人,为了获取食物而猎杀黑猩猩等动物,艾滋病毒的传播,很可能就此而起。这也就是目前艾滋病溯源和传播领域最著名的“猎人”理论,即“艾滋病毒是源于人类捕食大猩猩的过程”。

当然,围绕这一理论的研究直到现在还在继续。2021年1月30日,英国《每日邮报》在其网站上刊发了一篇题为“艾滋病的起源被找到?”的文章,主要讲述了加拿大舍布鲁克大学流行病学家雅克·佩平教授多年来的艾滋病毒溯源发现。

佩平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在非洲担任全科医生,在此前出版的《艾滋病的起源》一书中,他就提及,最初的“零号病人”并不是土生土长的猎人,而是1916年在喀麦隆莫隆杜附近偏远森林里被迫捕食黑猩猩充饥的一名饥饿战士。

他在捕杀过程中感染了病毒,并在战后回到金沙萨,并在这里开始了病毒传播。但这也仅是他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多年的非洲医疗经历研究得出的一个结论。进一步的事实,可能只能等到更多证据的发现,才能得到佐证。

除此之外,围绕HIV病毒来源的说法中,还有一个也是被许多人所接受相信的,即“艾滋病可能是人为的一场灾难”。这一说法认为,HIV很可能来源于科学家们早期在非洲对脊髓灰质炎疫苗的试验。

因为自古以来非洲人有些族裔就有吃猴肉的传统,而HIV病毒却是20世纪下半叶才出现的。那么,被污染的疫苗又是来自哪里呢?

他们认为, 科学家在用感染了SIV病毒的猴子的肾组织,培养脊腱灰质炎疫苗时,导致这种疫苗带上了病毒。20世纪50年代末,大量中非人开始使用这些髓灰质炎疫苗,进而导致艾滋病毒迅速扩散开来。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中非人在20世纪下半叶,接受试种疫苗后不久就感染了HIV病毒。

但正如前面所说,不管是同个理论下的不同观点,还是不同理论间的观点冲突,孰对孰错,我们都还需要更多的事实和研究证据来佐证。相信等我们摸清艾滋病毒的来源以及如何传播后,我们就能有更大的把握战胜这一“世纪绝症”。

三、 “恶魔”为何肆虐全球

通过研究发现,我们可以清晰知道,艾滋病毒最开始是在非洲大地上产生并传播的。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病毒如此快速地走出非洲,在全世界爆发流行,造成如今这种难以遏制的局面的呢?

根据现有研究,HIV病毒主要是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和伤口渗出液中,它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如果离开人体,它们在常温下通常只能生存数小时至数天,并且高温、干燥以及常用的消毒剂都可以轻松杀灭这种病毒。

因此,我们通常认为,这种病毒主要是通过性行为、母婴遗传和血液感染等方式进行传播。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这和通过呼吸道飞沫就能传播的“新冠肺炎”相比,不是弱爆了吗?怎么还能在短短一个世纪不到的时间,传播得如此厉害呢?

其实造成艾滋病爆发流行的原因很复杂,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国际人口流动,开放的性文化,血液制品的应用和静脉吸毒。

首先,国际人口流动是艾滋病毒从非洲传向世界的根本原因。我们前面提到,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HIV血液样本是在刚果(金)的首都金萨沙。20世纪20-60年代,这个盛产金矿的地方,可以说是全非洲最繁荣的城市,因此吸引了无数人口前来追逐所谓的“淘金梦”

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复杂的人口结构,在这里催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大量外来劳动力在这个城市聚居,他们在工作赚钱的同时,也进行了大范围的混乱的性行为,从而促使HIV在这座城市的快速传播。

而后,这些早期的HIV病毒携带者又将病毒带出非洲,扩散至世界各地。其中最为为显著的例子,就是海地

海地人曾是金萨沙市在20世纪60年代外来人口的主体,他们在将财富带回美洲的同时,也把非洲的HIV带回了自己的故乡。据可靠数据统计,20世纪60-70年代,感染性最强的M亚型HIV-1病毒就是从海地进入美国的,最终于十年后在美国大爆发。

其次,开放的性文化是推动艾滋病毒在美国以及世界广泛流传的主要原因。艾滋病毒进入美国后,由于美国强大的经济吸引力和开放的思想文化,该病毒开始以极为恐怖的速度在纽约、旧金山等大型城市传播开来。

1981年,美国发现并确诊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患病者名叫盖特恩·杜·加斯,他是一名加拿大籍的男同性恋者,同时也是一名航空乘务员。

由于外貌英俊,性感迷人,他在全美的同性恋圈颇为有名,仅他自己估计,在整个北美洲就有超过2500名性伴侣,即便之后被确诊患有艾滋病毒,他也依然没有停止与他人发生性关系。

又因为他的工作原因,他常年在世界各地频繁旅行。可以说,他为艾滋病的全球性传播“贡献巨大”。除此以外,当时在美国流行的“性解放运动”也让艾滋病的传播越演越烈。

当时,美国全国有几百家公共浴场和性俱乐部,他们打着露骨的广告,吸引着无数同性恋者,一时间局面混乱难以控制。这不仅导致感染淋病、梅毒等传统性病的感染人数呈爆发式增长,也为艾滋病的传播扩散提供了理想温床。

最后,血液制品的应用和静脉吸毒也为艾滋病毒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基本条件。在艾滋病发现初期,研究人员首先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进行了研究,并猜测其很有可能是通过血液和性接触进行传播的。

而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相关患者中,有的是曾接受过输血,有的则是曾注射过“凝血八因子”,这是一种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流行的血液制品,主要被广泛用于血友病的治疗。

由于在生产“第八因子”的过程中,许多献血者的血液会被混合在一起,因此研究人员猜测,或许艾滋病病毒已经进入当时的美国血库中。因此他们当即建议美国政府,希望能够立即禁止同性恋献血。然而他们的意见不但没有被血库采纳,反而还被认为是在侵犯同性恋者的自由。

因此,仅到1983年4月,美国发现的患病者数量已超过1000人,其中非同性恋患者的数量开始逐渐增多。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85年好莱坞影星洛克·赫德森因艾滋病去世,西方社会才开始正视艾滋病问题。

但此时为时已晚,仅美国社会的艾滋病感染者已达数十万人。可以说,血液制品的应用以及当时政府的轻视和纵容,是加速艾滋病在美国及全世界传播的“罪魁祸首”。

除此之外,随着输血成为日益普及的治疗手段,血液在全球的需求量也开始不断增加。在许多还未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的国家中,有些人开始把有偿采血来作为自己经济收入的来源,这也使得一些静脉吸毒者进入了献血者的行列。

因为静脉吸毒者在吸毒时会出现针具消毒不彻底、共用针具的情况,从而极易感染一些很容易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丙型肝炎、艾滋病。当这些人再去献血时,必将造成血液的进一步污染,殃及输血者。

这种情况在20世纪70年代尤为突出,因为当时毒品开始在全球泛滥,静脉吸毒的人也在不断增加,艾滋病开始迅速在吸毒人群及其以外人群中流行。

就这样,艾滋病开始从非洲走向美洲,继而又传播到全世界。

1985年,我国也发现了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一位美籍旅游者,在我国发病后住进协和医院,随后去世。不久之后,我们又在云南发现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静脉吸毒者,东南沿海发现一些通过性传播的感染者,以及在供血者中发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

截止目前,仅过去35年,中国艾滋病感染者已经达到了60万左右,死亡病例超过18万。在这场“凶神恶煞”的病毒传播战中,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恶魔”肆虐全球,需要我们一起举盾抗击。

四、 结束语

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离“艾滋病源头”的答案看起来越来越近,但很有可能,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谁是第一个HIV感染者,或者确切说,知道谁是原发感染者。

因为,从上个世纪保存到现在的生物样品少之又少,科学家们在这些有限的样品基础上不断研究,企图寻找真正的答案。

虽然,眼下许多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猜想,但我们也可以清晰看到,这些可行性理论通常是建立在理想条件之下,并相信他或她的理论是正确的前提之下。

而“艾滋病”这个恶魔,远没有这么简单,它的传播是众多不同事件综合后的结果,无论是静脉注射、全球旅行、局部战争、殖民统治、基因工程,这些无疑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五、 参考文献

[1]于思庶:《艾滋病病毒的起源问题》,载《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8年第4期。

[2]辛衍涛:《艾滋病起源之谜》,载《中国民族》,2006第2期。

[3]王增强:《追溯艾滋病病毒起源》,载《中国热带医学》,2010年第7期。

[4]曾毅:《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的发现及其起源》,载《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9年第6期。

[5]郇建立:《中国艾滋病的社会科学研究20年》,载《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本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犯你的权利, 请联系我们(点击查看联系方式)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