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江:蒋介石的革命导师,从南浔富三代到国民党四大元老

在国民党内,有这么一号人物,孙中山称他为革命圣人,并曾亲笔书写“侠骨丹心”四字相赠,而蒋介石更是以兄视之,称其为自己的革命导师,他就是国民党

张静江:蒋介石的革命导师,从南浔富三代到国民党四大元老

在国民党内,有这么一号人物,孙中山称他为革命圣人,并曾亲笔书写“侠骨丹心”四字相赠,而蒋介石更是以兄视之,称其为自己的革命导师,他就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张静江。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浙江南浔“四象”之一,张家的后人,那么,从南浔阔少到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

01

在清光绪年间,浙江湖州的特产湖丝闻名中外,一大批人依靠它发家致富。而在江浙一带民间素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之说,这象、牛、狗指的并不是具体的动物,而是特指浙江湖州南浔富商,按照财富拥有的数量,老百姓给他们做了一个非官方的排名。

象的体量最大,它的标准为资产达千万白银以上者,牛次之,标准为资产五百万以上但不足千万者,狗最末,标准为资产百万以上但不足五百万者。按照这个分类标准,民间把这些依靠湖丝发家的南浔富商排名为“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

这“四象”分别是刘、张、庞、顾四大家族,本文的主角张静江,就出自四大家族之一的张家,张家发迹于张静江的祖父张颂贤,张静江的母亲则是庞家人,可以说张静江是个妥妥的富三代,含着金钥匙出生,衣食无忧。

在那个年代,做生意挣了钱了就想着弄个官当当,张家也不例外,他父亲就曾花10万两白银捐得二品候补道衔,张静江自小也深受影响,对于政治官场很感兴趣。

1902年,25岁的张静江就担任了一等参赞,并且跟随当时的驻法公使孙宝琦出使法国,他到法国也不仅仅只是进行外事活动,商人世家出身的他商业嗅觉敏锐,很快他就在巴黎开办了一家通运公司,经营些古玩字画、茶叶丝绸之类的中国特产。

此后,他又以参赞的身份多次随孙宝琦往返中法两国。正所谓传奇的人生往往会有某些不寻常的际遇,1905年8月的某一天,张静江和往常一样乘坐轮船前往法国,凑巧的是,孙中山恰好也在这艘船上,他此次去法国是为宣传革命,创建革命团体。

对于这位致力于革命救国的孙中山,张静江也早有耳闻,他很钦佩孙中山,也希望自己能够为他的革命事业贡献绵薄之力,因此,在见到孙中山后,他激动地说:“君非实行革命之孙君乎?闻名久矣,余亦深信非革命不能救中国。近数年在法经商,获资数万,甚欲为君之助,君如有需,请随时电告,余当悉力以应。”

40岁的孙中山看着眼前这位28岁的年轻人一时之间不好怎么说,这些年来自己也常为募集革命资金问题而苦恼,像这样刚认识就说给钱的确实少见,尽管孙中山对此并不太相信,不过对于张静江资助革命的热情,孙中山还是很赞赏的。

在船上,他们之间聊了很多,临别时,张静江与孙中山约定汇款的暗号:A、B、C、D、E,分别代表1、2、3、4、5万元,并且留给孙中山一封信,如去美国,让他到纽约市第五街566号他所开办的通运公司,领取资助革命的活动经费3万元。

本是萍水相逢,孙中山对此也没太放在心上,在一次去美国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孙中山让黄兴去这个地方看看,结果还真领到了这3万元,从此,孙中山对这个叫张静江的年轻人另眼相看。

02

1906年3月,在胡汉民的介绍下,张静江在新加坡正式加入同盟会,他也开始专职为孙中山提供革命活动经费,并且他还在老家南浔动员富商给孙中山捐款,将自己的亲朋好友也发展为同盟会会员。

孙中山每次遇到革命经费不足之时,就会想到张静江,而张静江也会全力资助,因此孙中山曾说:“自同盟会成立之后,始有向外筹资之举,当时出资最勇而名者,张静江也,倾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万元,尽以助饷。”

对此,张静江表示:“余深信君必能实行革命,故愿尽力助君成此大业。君我既成同志,彼此默契,实无报告事实之必要;若因报告事实而为敌人所知,殊于事实进行有所不利。君能努力猛进,即胜于作长信多多。”

待到辛亥革命成功,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张静江又带头捐款,缓解了临时政府的资金紧张,对此,孙中山大为感动,为表示感谢,孙中山还曾将南浔镇改为南浔市。

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的孙中山于1914年7月8日在东京成立中华革命党,这是后来国民党的前身,张静江则被孙中山任命为财政部长,廖仲恺为副部长,孙中山解释说:“张原属富豪出身,党内财务,唯张所为”。

1916年,张静江到上海筹备证券物品交易所,期间,与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的蒋介石等人一起合伙做交易所投机生意,值得一提的是,在1913年10月,蒋介石加入筹备中的中华革命党时,张静江正好是他的入党监誓人,而他与蒋介石的渊源也在这时开始。

03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静江是蒋介石的贵人,1917年,孙中山组建护法军政府,护法运动爆发,张静江向孙中山举荐蒋介石为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虽然很快就因为被粤军将领排挤离开,但是有了张静江的辅助,出头的机会总会有的。

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孙中山避难于永丰舰,这个时候,张静江觉得蒋介石出头的机会来了,在张静江的建议下,蒋介石前往永丰舰侍奉孙中山40多天,患难与共下,蒋介石获得了孙中山的信任,然后,张静江又出资资助蒋介石出版了《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一书,并亲笔作序,请来孙中山题名,此事使得蒋介石在国民党内地位大大提高。

这还不算完,1924年,黄埔军校建立后,本来很多人认为校长人选应该是军事经验丰富的粤军领袖许崇智,但是,张静江向孙中山极力推荐蒋介石,由于蒋介石曾在永丰舰上舍命相伴,孙中山最终决定由蒋介石担任黄埔军校校长,这位将来蒋介石掌握军权打下了重要基础。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国民党内权力斗争加剧,作为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对于蒋介石摄取国民政府最高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张静江当选为国民政府委员,后又当选为常务委员。

而此时,在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就是汪精卫、廖仲恺、胡汉民三人,8月20日,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遇刺身亡,右派领袖胡汉民被迫出国,许崇智亦被排挤,国民党内权力高层瞬间出现权力真空。

在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上,蒋介石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2月张静江又提名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随后,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蒋介石先是推举张静江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两个月后,张静江又将此职位让与蒋介石,就此蒋介石掌握了国民党军政大权。

对于,张静江对自己的帮助,蒋介石十分感激,曾称张静江为自己的革命导师,并且在给戴季陶的信中说:“吾谓孙先生待友,其善处在简直痛快,使人畏威感德;静江待友,其善处在不出微言,使闻者自愧。吾之待兄固亦奉为畏友良师,然而敬惮之心,终不能如对孙先生与静江者。”

在蒋介石心中,张静江已经和孙中山是差不多一样的地位。

04

可惜这样亦师亦友的关系并没有维持太久,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大权独揽,一心“剿共”,而张静江却主张发展实业,搞经济建设,从这个时候开始,蒋介石与张静江的政治分歧越来越大。

要“剿共”就必须发动对内战争,战争就会导致经济建设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再加上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对国内经济、政治的垄断,张静江和他的建设委员会已经基本上算是可有可无的地位。

在1929年3月国民党三大上,张静江被排挤出中央执行委员会,淡出权力中心,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张静江已经基本上处于隐居生活,先是避居汉口,后又赴瑞士、美国,最后在晚年寓居纽约。

他的后半生平平淡淡,平日生活中喜好吃斋念佛,过着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1950年病逝于纽约,得知张静江逝世的消息,远在台湾的蒋介石也倍感伤心,国民党中央党部在台北特设灵堂公祭,而蒋介石则于灵堂之上亲书“痛失导师”的挽词,并亲自主祭,可见,蒋介石对于当年的情谊还是看的很重的,只是最终因治国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

欢迎评论点赞关注转发!

#水晶晶南浔水晶晶女孩#

本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犯你的权利, 请联系我们(点击查看联系方式)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