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_拼音 舍本逐末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舍本逐末的意思:

[shěběnzhúmò]

舍:放弃。本:根本的,主要的。逐:追求。末:枝节的,次要的。原指弃农而事工商。后泛指放弃根本、主要的部分,而追求次要的、枝节的。比喻做事情不抓根本,而在枝节上下功夫。也作“舍本事末”、“弃本逐末”。

舍本逐末百科解释:

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舍本逐末的详细解释: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舍本逐末的近义词:

贪小失大,舍本求末,舍近求远,寻流逐末,轻重倒置,事倍功半,买椟还珠,本末倒置,南辕北辙,损本逐末,秦伯嫁女,因小失大,劳民伤财,离本趣末

舍本逐末的反义词:

逐本舍末,大处落墨,追本求源

舍本逐末的出处: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舍本逐末典故:

战国时,各个诸侯国之间经常有使节往来。有一天,齐王派出了一名使者到赵国去问候赵威后。

齐王的这位使者没有到过赵国,更没见过赵威后。但他早就听说赵威后是以为很贤德的往后,所以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差事。他想,我作为齐国使者去向赵威后问安,赵威后一定会很高兴。她一高兴,说不定会赏赐一些贵重的小礼品。因此,他觉得此次出使赵国,还是一件十分难得的美差呢。

这个使者披星戴月,马不停蹄,终于到了赵国国都邯郸。

邯郸,在齐王使者的想象中是十分美丽的:那雕梁画栋的梳妆楼,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那热闹非凡的市桥,那巍峨秀丽的丛台……他听人说过很多很多回,可就是没有见过。因此,一路上盘算着,等办完了公事,一定要好好地看看邯郸,饱饱眼福。

到了邯郸,他直奔赵王城,去问候赵威后。

赵威后果然不负贤名。当齐王的使者被一位美丽的宫娥引进后宫时,赵威后早已端坐在一个绣墩之上等候了。她一身威严正气,满脸的慈祥。

以礼拜见之后,齐王使者把随身带来的齐王亲笔信呈给了赵威后。但不知怎的,那赵威后竟然没有先去拆阅齐王的信,却躬身问齐王使者道:“你们齐国今年的收成好吗?”,“好。”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又问:“黎民百姓好吗?”,“好。”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再问:“齐王也很好吗?”,“也很好。”齐王使者答。

齐王使者回答完问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心中想什么,便直接问出来:“尊敬的威后,我奉我国大王的旨意,专程向您来问安。照说,您若回问的话,也该先问候我们的大王。可您先问的却是年景和百姓,您怎么把低贱的摆在了前头,而把尊贵的放在了后面呢?”,赵威后笑着说:“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之所以先问年景和百姓,后问候你们大王,自有我的道理。”,齐王使者纳闷地问:“什么道理?”,赵威后说道:“你想想看,假如没有好年景,那黎民百姓靠什么活下去呢?假如没有黎民百姓,又哪里有大王呢?所以说,我这样问才合乎情理;不这样问,便是舍本逐末。你说是不是这样呢?”,“这……”齐王的使者哑口无言了。

召见一结束,齐王的使者已经没有心情再去浏览邯郸的美景,便直接回齐国去了。

在归国的路上,齐王的使者一直觉得肩上沉甸甸的。虽说那赵威后什么礼品也没有赐给他,可他并不认为是空手而归。他觉得,赵威后的那有关“舍本逐末”的几句问候,比什么礼品都贵重。

舍本逐末造句:

1、你的做法有点舍本逐末,结果是得不偿失。

2、舍本逐末的事要尽量少干。

3、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4、勿竭泽而渔。勿杀鸡取卵。勿舍本逐末。

5、勿抓影子而失去实质;不要舍本逐末。

6、你放着主要矛盾不管,却抓住次要矛盾不放,真是舍本逐末,这样咋能把工作做好!

7、也有可能整个行动会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8、张强上课不认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简直是舍本逐末。

9、如果我们不狠抓产品的质量,而仅仅在包装上下工夫,那就未免舍本逐末了。

10、学习中只热衷于猎奇,不想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这不是舍本逐末是什么呢?

本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犯你的权利, 请联系我们(点击查看联系方式)删除。